Search

與其說我們是爬山的人,不如用「走路的人」這詞還比較精準。

離開最刻骨銘心的PC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與其說我們是爬山的人,不如用「走路的人」這詞還比較精準。

離開最刻骨銘心的PCT步道,我們又並肩走過一些距離破百公里的長途路線,而在台灣自然也專注在長距離徒步的探索,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國家綠道系統的樟之細路、山海圳,以及最近走過的淡蘭中路。

但若要問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旅程,那一定是2018年秋天出發的徒步之旅—— 我們從鹿港海岸線出發,沿著公路、山徑,從「海」走到「山」,整整到第八天才走到玉山主峰,完成海拔0到3,952公尺的非傳統路線。

老實說,幾乎都在踢馬路,沿途一堆垃圾和人工建築,一直到進入玉山步道才有所謂的「風景」,因此根本無法推薦這條路線,也沒辦法說清楚這到底有什麼誘人之處。

但是啊,這八天的過程反而一直歷歷在目,是我們最津津樂道的一段回憶。因為它的意義不在完成一個壯舉,或是看到美麗的風景,而是往內心探索,走進內心的地景。

「這次的徒步計畫是個小實驗,藉由自訂起點終點去鬆綁道路的界線,因此我並非走進一座山嶺或一片樹林,而是走進我內心的地景。所以即便走在有名有號的公路、山徑,我雙腳踏出的步伐依然建構在自己的意志,於是無數人都踩過的路徑變成地圖上的空白,我便擁有探勘自我的權力與能力。如此一來,限制自由的制式道路反而賦予了自由,我不僅走進山裡,也從山裡出走。

若再進一步深入挖掘『從零開始』的核心意義,可以說無論何處都是起點也都是終點,這才是握有選擇,這才是無拘無束。世界何其廣大,人生不是只有一條道路,也並非只有一個終點。」

/

連結裡的文章只是一小部分,更詳細的敘述都在《#折返》這本書裡,麻煩去把它下架吧 🙂

✅ 購書連結 https://bit.ly/3aHEPy0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